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學院焦點

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攜手群聯電子打造「7000億參數AI訓練平台」推動台灣高教邁向生成式AI新紀元
公布日期:2025-05-16

 

陽明交大電機學院成立生成式AI教育中心 培育下一代AI科研與產業人才

 

       全球領先的NAND控制晶片與儲存解決方案領導廠商群聯電子(Phison Electronics Corp.)持續深耕人工智慧技術推進與AI人才培育,近期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,贊助一套搭載群聯自主研發aiDAPTIV+技術的先進AI伺服器,正式進駐學院AI訓練實驗室。該系統整合高速GPU與SSD記憶體快取 (aiDAPTIVCache),構成相當於16TB VRAM規模的運算平台,可支援訓練高達70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(LLM),大幅擴展學術研究的深度與應用廣度。

 

根據當前主流AI訓練架構,完整微調一個700B等級模型,通常需仰賴300至512張NVIDIA H100 GPU,估算設備成本將逾新台幣數十億元。此次群聯贊助的aiDAPTIV+方案,透過創新的aiDAPTIVCache (將SSD轉化成記憶體) 與資料預取技術,讓單一平台即可實現類似等效記憶體規模的訓練環境,展現極高的研發效能與經濟性。

 

本實驗室將可進行多種AI模型的訓練與應用開發,包括:

  • 🤖 智慧機器人系統:建構具備語意理解、多輪互動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指令驅動型機器人平台,應用於製造、物流、照護與教育場域。
  • 🧠 Agentic Models 與學院級聊天機器人:支援跨資料推理、學習與長期記憶管理,建構AI學習助理與知識整合代理。
  • ⚙️ 工業應用場景:發展如晶片設計輔助、自動化SPEC撰寫、AI QA檢測等高精度流程優化模型。
  • 🎨 生成式AI應用:次世代通訊數位雙生、醫療影像合成、虛擬試穿、自駕車場景模擬、智慧城市交通網路及新穎材料模擬等跨域領域。

 

未來,電機學院將以此為基礎,推動跨院系、跨校甚至跨業界的AI研發合作,促進人工智慧模型在製造、交通、醫療、教育與晶片設計等關鍵領域的落地實踐,打造以「陽明交大」為核心的AI應用創新平台。

 

電機學院王蒞君院長表示,本院致力打造一個針對個別特質進行客製化的生成式 AI 教育與研發環境,目標是實現「領航全球矽文明,再創人類新文明」的願景。這項理念與群聯電子在全球領先的客製化 IC 設計與研發能力相互呼應,展現學術與產業間的深度連結與合作潛力。

 

群聯電子創辦人暨執行長潘健成強調,生成式AI正在重塑全球創新格局,群聯非常榮幸能與陽明交大電機學院共同推動此項突破性合作。我們此次 支持的aiDAPTIV+訓練平台,整合高速GPU與自主研發的混合記憶體架構,讓單一系統即可支援高達7000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,大幅降低AI教育與科研的門檻。我們高度認同「陽明交大電機學院」成立生成式AI教育中心的願景,並支持其推動智慧機器人、Agentic Models、工業應用與跨域生成技術的研發方向。群聯將持續耕耘AI邊緣運算與相關的AI整合技術,期待透過此次產學協作,讓「領航矽文明、再創人類新文明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由台灣出發、實踐於產業與生活的具體行動。

  • 檔案說明 下載檔案